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济源济水文化篇(五):华夏文明载其功
2019-06-19 12:26:13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济水发源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,中下游主要在今山东境内,按照《中国历史地图册》标定的济水,全长约900公里。在济水流域内,古文化遗址比较密集,大约有近50处,其中仰韶文化遗址有近20处。
  济水发源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,中下游主要在今山东境内,按照《中国历史地图册》标定的济水,全长约900公里。在济水流域内,古文化遗址比较密集,大约有近50处,其中仰韶文化遗址有近20处。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,古济水流域的史前文明早在八九千年前已发育成熟。在济水源头的济源境内,已发现有属于仰韶文化的栗树沟遗址和属于龙山文化的原城遗址、沁台遗址、苗店遗址等。原城遗址位于济水源头,原字是源头的本字,表示泉水从洞穴中流出,从汉字训诂学可知济水源头远古即为先民聚居地。原城还是夏代第七位王帝予(也作帝杼、帝宁)的都城,可证4000年前这里已进入农耕文明时期。栗树沟遗址位于济水与黄河之间的高地上,面积约3万平方米。在遗址四周的断面上,可以看到密集的仰韶文化陶片。在古济水流经的山东境内,济南以东的小清河中下游地区,已发现大量史前文化遗存,如邹平孙家遗址、章丘西河遗址、广饶傅家遗址、阳信小韩遗址等,均可证古济水流域夏代以前聚居着众多人口,生产力也较发达。

  距今约4000年的大禹治水,首先治理的是冀州和兖州。冀州治理从壶口开始,其后是太行山以南。“覃怀厎绩,至于衡漳”,就是治理济水上游的覃怀(济源、沁阳、武陟一带)和覃怀以北的漳水地区。这些地方经过治理,自然条件得以改善,物产日渐丰富,“厥赋惟上上”(税赋是第一等),“厥田惟中中”(田地是第五等)。《禹贡》中的兖州,经过治理,没有了洪水危害,人们已经从山上搬到平地生活;这里土地又黑又肥,人们开始植桑养蚕,剿丝织衣;这里生产的漆和丝绸,每年都要装船通过济水贡道运达中原王都。

  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峰期,农耕文明发达,文字日臻成熟,王权统治能力增强。济水流域的曹县、曲阜、郓城、内黄都曾先后为商朝的王都。济水上游从夏至周都是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载,周襄王十七年(前635年)赐晋文公阳樊、温、原、州、陉、絺、组、攒茅之田,阳樊人不服,守将仓葛呼曰:“阳人有夏商之嗣典,有周室之师旅。”嗣典,即后嗣及其遗法,说明济水之畔的阳樊(今济源承留镇曲阳村)人不仅是夏商的后裔,还严格继承着夏商的宗法制度。

  《诗经》十五邦国地域分布

  周代文明的最主要标志是文字的成熟和诗乐的发展,《诗经》的产生和存世是其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。《诗经》305篇,其中《国风》160首,反映的是西周初期到东周春秋中期中原地区的山水风物和社会生活,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,同时也记述了3000年前先民们生产生活和农事活动的状况。按照十五邦国的地理分布,王、郑、邶、卫、鄘、曹、齐都在济水流域,这些地方产生的诸多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,都与济水密切相关。诗中出现的麻田、麦田、李园,说明当时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成熟,田园风光秀丽;诗中的“翿”、“簧”、“由房”、“由敖”,都是乐器和舞蹈名称,说明那时的人们用来抒发感情的乐器和舞蹈已经成熟并走向民间。

  周代以后,济水中下游属于姜齐势力范围,至春秋时,发展成为最具地域文化特质的齐文化和鲁文化。齐文化的代表人物最为知名的是春秋初期的管仲和晏婴。管仲是齐桓公时卓有功绩的政治家,致力于政体和经济改革,设立分级管理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,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,适当征用力役,发展盐铁业,管理货币,调剂物价,推动经济发展,使齐国很快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。晏婴是齐国大夫,晚于管仲。在治国上主张“诛不避贵,赏不遗贱”,特别注重发现和任用人才。在经济发展上重视生产,提倡农桑,反对厚赋重刑,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文化,对春秋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。

  《济阳水利志》中关于大清河与济水关系的记述

  鲁文化晚于齐文化,其时周王室衰微,礼乐制度日渐崩溃,鲁国却固守其本,确立了自己的礼乐正统地位,保持着完备的周文化礼仪,并以此教化民众,协调社会秩序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。孔子为恢复周文化传统,网罗天下旧闻,广问博访,兴办私学,广收门徒,删定六经,祖述尧舜,倡仁义礼智,教文行忠信,塑造理想人格。孔子儒学既是周文化的继承、总结和升华,也是鲁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。鲁文化以讲究道德、恪守礼义、讲求原则、垂训后人为主要特征,经过历代经学家的丰富规范和历代帝王的倡导提升,成为影响至今的儒学文化。继孔子之后的孟子、孙子等政治家、军事家,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,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,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等,都是济水哺育下的时代英杰。

  山东省广饶县境内的小清河入海口

  秦汉以后,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,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,战乱频发,适应人们乱世求精神寄托的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迅速发展,济水流域的宗教文化呈现出斑斓丰富的色彩。如金末元初道士丘处机创立的全真道龙门派,曾在王屋山灵都观和济水之滨的长春观广收门徒,重整丛林制度,顺势劝人入教,道教史称“龙门中兴”;与此相对应,济水中游的曹州南华县(今山东东明)人义玄所创立的佛教临济宗,也日渐兴盛起来。明清时期济水流域的佛教寺院多达20余座,至清中期,龙门派和临济宗成为佛道两大宗教中无与匹敌的宗教, 有“临济龙门半天下”之说。

  相关阅读: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一):三洑三现奔大海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二):天下第一水神庙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三):济水贡道通夏都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四):截河而南问史前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五):华夏文明载其功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六):千古唱和济水情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七):济水魂魄今犹在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八):品清德高惠万物

  济源济水文化篇(九):封祀日隆万民仰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历史 济水

上一篇:济源济水文化篇(四):截河而南问史前
下一篇:济源济水文化篇(六):千古唱和济水情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