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盘点济源市19个古寺庙(上篇):济渎庙、阳台宫、奉仙观等
2019-06-01 21:07:39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  (一)济渎庙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济渎庙,全称济渎北海庙,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(公元582年),是隋唐及其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的场所。济渎庙古建筑群坐北朝南,总体平面布局呈"甲"字形。
  (一)济渎庙

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济渎庙,全称济渎北海庙,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(公元582年),是隋唐及其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的场所。济渎庙古建筑群坐北朝南,总体平面布局呈"甲"字形。现存宋、元、明、清古建筑20余座,分为四个区:前为济渎庙,祭祀济水神;后为北海祠,祭祀北海神;东有御香院,主要为接待祭水钦差大臣之所;西有天庆宫,为祭祀玉皇大帝和三清天尊之处。济渎庙在我国古四渎祭祀庙宇中规模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,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。庙内有将军柏,东汉时所栽植,树龄2000余年,相传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奉命监修济渎庙时,曾将其钢鞭挂于此树,故名。

  (二)阳台宫

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坐落在王屋山华盖峰南麓,地处凤凰脊背之上,北有天坛山,状若凤首,山岭蜿蜒延伸,形似风身,南临九芝岭,宛如凤尾,状若"丹凤朝阳",故名阳台。宫前有凤鸣台。开元十二年(724年),唐玄宗敕命道教一代宗师司马承祯创建阳台观,御题匾额"寥阳殿"。金时重修,改观为宫。阳台宫现存主要古建筑有三清大殿和玉皇阁。

  三清大殿系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,殿内纵横成行的三十根方形石柱,通身浮雕道教神话故事,如云龙翔凤、黄石公、河上公、八仙过海、风雨雷电诸神等画面,形象优美,栩栩如生。

  玉皇阁系明代建筑,清代重修。四周回廊有明代精美石柱20根,通身浮雕"龙抓王小""苏武牧羊""狐狸和乌鸦""喜鹊登梅""田真哭树""鸳鸯交颈""桃园洞""李存孝打虎"等动人故事,表现了明代精湛的艺术风格。登楼远望,可见百里外的一线黄河。

  阳台宫院内,有一株菩提树(据传是玉真公主从宫中带来的)枝叶茂盛,体现佛道和谐相处;五株桧柏,形状奇特,有"龙"形柏,"风"形柏、"乌柏"等美称。

  宫内有一口八錾(zan)大铁镬(huo,大锅),口径1.7米,深0.8米,相传昔日道士贮水防火用;一石槽长丈余,四面浮雕牡丹花卉,亦系明代遗物;元、明、清碑碣十余通,记载着道教史料、宫之兴衰和明末农民起义军经由此地的资料。

  (三)奉仙观

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奉仙观因祀奉仙人得名,创建于唐代(685年),宋真宗时道人贺兰栖真扩建。位于市区荆梁北街,蟒河北岸。观内现存古建筑有山门、玉皇殿和三清大殿等。主体建筑三清大殿为河南省最古老的三座木结构建筑之一,且木结构纯度最大,其用材有"三绝":一日"减柱",八根柱减去六根,仅留两根承受着殿顶大部分重量,为古代减柱建造木结构建筑的典型。二日"荆梁",系用千年荆根作梁,长九米,直径约八十厘米,举世罕见,故奉仙观在民间又俗称荆梁观。三日"博风硕大",奉仙观"博风"(屋顶山墙挡板)用料五立方米,比一般庙宇用材大数倍,非常独特。

  (四)延庆寺舍利塔

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延庆寺舍利塔建于宋景佑元年(1034年),位于济源市区西北3公里的延庆寺旧址内。因濒临济水西源龙潭,故又名龙潭塔。据传,通慧禅院(大明寺前身)有舍利子十粒,选择在此建塔保存。

  舍利塔为六面七级楼阁式砖塔,高28.16米。内外壁面嵌砌佛龛雕砖一千余块,所雕佛像衣纹流畅,面目清秀,镌刻精细,造型生动。塔心室内立有宋景佑三年《大宋河阳济源县龙潭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》碑刻一通,其拓片1973年曾在日本展出。

  北宋时蜀人陈省华为济源县令,见龙潭风物之美,潭水之奇,遂于此建造房舍,令三个孩子读书其中,其后三个孩子均考中进士,陈省华和三个孩子都很有作为,名扬朝野,时人遂称该处为"宋四贤读书处",亦称"四令堂"。

  (五)大明寺

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大明寺位于轵城镇西轵城村,处在"古轵国"中心地带。大明寺原为西汉初年轵侯祖庙,北宋时期改建为寺院,名通慧禅院,金末被毁。元初,住持总公、克公、恩公师徒历时三十余年,重建寺院,扩大规模,改名为大明寺,使大明寺重新兴盛。元大德十年(1306年),时在怀州任王爷的元仁宗曾亲临大明寺,焚香祭拜,并颁布令旨,保护寺院财产。明清两代,不断增修,香火鼎盛。

  现存大明寺占地30余亩,保留元、明、清历代古建筑13座40余间,次第为山门、金刚殿、天王殿遗址、阎君殿、小坛、中佛殿、伽蓝殿、地藏殿、后佛殿等,为济源市现存重要的古建群之一。寺内还保留了金、元、明、清历代碑刻、经幢、石狮和千年娑罗树等附属文物20余件,弥足珍贵。

  (六)盘谷寺

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盘谷寺位于太行山南麓,东有磨脐山,西有陡崖山,巍峨相峙。因寺院建于盘谷谷口,故称盘谷寺。盘谷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(479年),距今1500余年。是我市创建最早的一家佛教寺院。明代古峰和尚任盘谷寺住持期间,营造寺院,香火甚盛,时称"大方大盘谷寺",有法属寺院30座,豫晋皖三省和尚均来此受戒。盘谷寺现存古建筑有接官厅、山门、御碑亭、大雄宝殿,钟鼓楼、五层舍利砖塔、东西廊房等。

  寺前有御碑亭,亭内有一通清乾隆皇帝亲书的御碑,碑头为"歌盘合契",碑文为乾隆的诗《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》和韩愈的名篇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,碑文后记中,乾隆盛赞盘谷"名山胜迹"。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好友李愿辞官往盘谷寺隐居,韩愈为其送行,并写下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一文,顿时盘谷寺名声大噪,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。寺南2公里处有李愿墓。

  寺后千尺崖下刻有乾隆御书《济源盘谷考证》,称为"摩崖石刻"。寺后山上产盘石,质地坚细,自古就设作坊做砚台,古称盘砚,即现在的天坛砚,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。

  扭枝柏传说。据说在明末时,寺内有一聚宝盆,盆内长的草足够牲口吃,头天割,第二天就又长出来了。有一年兵荒马乱,和尚们要逃离,把聚宝盆埋在一棵柏树下,把一个柏树枝扭向东做个记号。等到荒年过后,和尚们回去后找聚宝盆,发现整个山坡上的柏树枝都向东扭,刨了很多坑都没找到,至今仍是一个谜。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历史 古庙

上一篇: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济源大地上的三大惨案,令人触目惊心
下一篇:盘点济源市19个古寺庙(中篇):迎恩宫、清虚宫、麻姑庙等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