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三):金元时期描写济源的诗词
2019-06-13 21:55:01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蔡松年(1107~1159年),字伯坚,自号萧闲老人。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金代文学家。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,随父降金,授真定府判官。历任左司员外郎、参知政事、进右丞相、封卫国公。擅长文辞,风格清丽,尤工乐府,与吴激齐名,时人称为 "吴蔡体 "。
  金元时期描写济源的诗词选介

  1.蔡松年钟情济源盘谷

  蔡松年(1107~1159年),字伯坚,自号萧闲老人。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金代文学家。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,随父降金,授真定府判官。历任左司员外郎、参知政事、进右丞相、封卫国公。擅长文辞,风格清丽,尤工乐府,与吴激齐名,时人称为"吴蔡体"。

  水龙吟

  金·蔡松年

  余始年二十余,岁在丁未①,与故人东山吴季高父论求田问舍事。数为余言,怀卫间风气清淑②,物产奇丽,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。尔后事与愿违,遑遑未暇。故其晚年诗曰,梦想淇园上,春林布谷声。又日,故交半在青云上,乞取淇园作醉乡,盖志此也。东山高情远韵,参之魏晋诸贤而无愧,天下共知之。不幸年逾五十,遂下世,今墓木将拱矣,雅志莫遂,令人短气。余既沈迷簿领,颜鬓苍然,倦游之心弥切。悠悠风尘,少遇会心者,道此真乐。然中年以来,宦游南北,闻客谈个中风物益详熟。顷因公事,亦一过之,盖其地居太行之麓,土温且沃,而无南州卑溽之患。际山多瘦梅修竹,石根沙缝,出泉无数,清莹秀澈若冰玉。稻塍莲荡,香气蒙蒙,连亘数十里。又有幽兰瑞香,其他珍木奇卉。举目皆崇山峻岭,烟霏空翠,吞吐飞射,阴晴朝暮,变态百出,真所谓行山荫道中。癸酉岁③,遂买田於苏门之下,孙公和邵尧夫之遗迹在焉。将营草堂,以寄余龄。巾车短艇,偶有清兴,往来不过三数百里,而前之佳境.悉为己有,岂不适哉。但空疏之迹,晚被宠荣,叨陪国论,上恩未报,未敢遽言乞骸。若俺勉驽力,加以数年,庶几早遂糜鹿之性。双清道人田唐卿④,清真简秀,有林壑癖,与余作苍烟寂寞之友。而友人杨德茂,博学冲素,游心绘事,暇日商略新意,广远公莲社图,作卧披短轴。感念退休之意,作越调水龙吟以报之。

  太行之麓清辉,地和气秀名天下。

  共山沐涧,济源盘谷,端如倒蔗。

  风物宜人,绿橙霜晓,紫兰清夏。

  望青帘尽是,长腰玉粒⑤,君莫问,香醪价⑥。

  我已山前问舍。种溪梅,千株缟夜⑦。

  风琴月笛,松窗竹径,须君命驾。

  住世还丹⑧,坐禅方丈⑨,草堂莲社⑩。

  拣云泉,巧与余心会处,托龙眠画(11)。

  (选自《全金元词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丁未:1127年。

  ②怀卫:怀州和卫州。

  ③癸酉:1153年。

  ④田唐卿:作者有一首"念奴娇",其序云:"田唐卿,九江人,人品高胜,落笔不问,襟韵飘爽,无复市朝气味。然甚穷,难忍时无料事之者。比罢熙和酒官,复为药局,与余有林下相从之约。"

  ⑤长腰:古代一种稻谷品名。玉粒:指米、粟。

  ⑥香醪:美酒。

  ⑦缟夜:指花色艳丽,其光彩照耀夜晚如白昼。

  ⑧住世:即身居现实世界中。还丹:道家合九转丹与朱砂再次提炼而成的仙丹。自称服后可以即刻成仙。

  ⑨坐禅: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。静坐排除杂念,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。方丈:寺院的住持。

  ⑩莲社: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。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,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,因寺池有白莲,故称。

  (11)托龙眠画:浙江省舒城县和桐城县的龙眠山因山势蜿蜒起伏,状若龙之舒展,故名。宋代画家李公麟,致仕隐居龙眠山,号龙眠居士。他建龙眠山庄,自绘《山庄图》。苏轼为之跋《书李伯时山庄图后》:"或日龙眠居士作山庄图,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,自得道路,如见所梦,如悟前世。见山中泉石草木,不问而知其名;遇山中渔樵隐逸,不名而识其人……"

  【赏析】

  作者在词前写了一篇长长的序,详细介绍了自己写这首词的背景。从中可知,作者早在20岁的时候,就听前辈人谈论太行山南麓是名胜之地,适于求田问舍,隐居度晚年,早有此心,但仕途不顺畅,一直没有付诸实施。后来友人在苏门山下定居,他也在盘谷求田问舍,他写了这首词,表达了自己对盘谷的钟情。

  词意是:太行南麓清秀而光辉,土地毓秀,空气清新,享誉天下。到济源盘谷去享受山水,就好比倒吃甘蔗一一节节甜。那儿风物宜人,拂晓一片橙绿,夏天一片紫兰、清气无限。映入眼帘的都是优良品质的长腰稻谷。请君不要问价钱,一定是美酒的价钱。我已到那儿求田问舍了,在那儿的小溪旁种上梅树一千株,开花时节,梅花灿烂,能把黑夜照耀如白昼。那儿月夜的风声美如琴声笛韵,窗外松林中有小径,欢迎你前去作客。我住在那儿,就好像神仙,静坐悟佛,结社交友,吟风弄月。我挑选的这个地方,是我一辈子的心愿,我会在那儿修建山庄,并请画家把这美景画下来。

  该词风格隽爽清丽,语言平实而优美。想象丰富,意境开阔,虚实相生,气势雄伟。

  2.赵秉文歌咏五龙口沁河风光

  赵秉文(1159~1232),字周臣,号闲闲,磁州滏阳(今河北省磁县)人。金大定二十五年(1185年)进士。历任邯郸、唐山、大兴县令,平定知州,后任奉翰林文字,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,封天水郡侯。开兴元年(1232年)去世,享年74岁。他是金代文学家,诗、文、书、画皆工,著有《闲闲老人滏水文集》20卷。

  山行四绝

  金·赵秉文

  终日看云不忍还,马蹄荦确两山间①。

  雨声欲到诗人耳,云气先礞一半山。

  漠漠青田鹭啄苔,北人飞去又飞回②。

  青山影里啣青稻,知是济源枋口来。

  树根系筏水沦漪③,雨里看山也大奇。

  不见文公陈迹在④,摩挲苔壁认题诗⑤。

  玉柱峰前紫翠堆,道人架竹引泉来。

  穿云络石无人见,下赴龙门怒作雷。

  (选自《赵秉文诗词集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 荦(1uo)确:山石大而多的样子。

  ② 北人:这里指鹭鸶。

  ③ 沦漪:水面上的微波。

  ④ 文公:指韩愈。韩愈谥号"文",又称韩文公。

  ⑤ 摩沙:手抚摸。

  【赏析】

  这是描写五龙口风光的四首七绝诗。

  其一是作者驻马沁河峡谷,久看山头云卷云舒不忍离去。忽然,天气突变,阴云压住了一半山,山雨欲来,作者仍不愿离去,他要欣赏这山问风雨。

  其二是作者穿过沁河峡谷后,见一片田地,鹭鸟飞来飞去,啄着山石上的苔藓,也唧着还未成熟的稻穗,噢,这来到济源枋口了。

  其三是作者驻马雨中看山,别有一番情趣,沁河水在雨点中现出一个又一个涟漪,作者登舟,去寻觅韩愈的题刻,木筏泊岸,系在岸边树根上。他趴在崖壁上,手抚苔藓,仔细地辨认韩愈的题诗。

  其四是作者见苍翠的玉柱峰上,道人攀缘其间,架设竹筒引山泉。泉水越石穿云,悄无声息,当水从竹筒中飞流直泄时,方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。

  作者截取四个画面,为读者勾画了四幅古人的生活画卷,色调明快,富于生活气息,开合顿挫,气脉流通,意境旷达,堪称佳作。

  3.宋德方咏颂天坛山和玉阳观

  宋德方,字广道,号披云子。元代莱州掖城人。师从丘处机,是到达西域的18弟子之一,他和弟子秦志安、李志全在山西平阳玄都观设立总编局,历时二十余年,修刻成《玄都道藏》7800卷。1221年前后曾在天坛峰下十方院、紫微宫修道。

  题天坛

  金·宋德方

  白石磷磷上接天,青松郁郁下临渊。

  草生福地皆为药①,人在名山总是仙。

  待客远寻岩下蕨,烹茶满酌洞中泉。

  前身恐是白云子②,今日重来卧翠巅。

  (选自《济源县志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 福地: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
  ② 白云子:指唐代高道司马承祯。司马承祯号白云子。

  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首七律诗。作者是曾在济源居住的道教大师。诗意是:首联说白石堆积的山快挨着天,松柏森森临深渊。说山高险峻,没有明言。颔联说的"草生福地皆为药,人在名山总是仙"很有道理。颈联说的待客之道,很新颖,很有特色。尾联说自己,既表明了身份,又很自信。

  玉阳观①

  金·宋德方

  国妹修真体碧虚②,玉阳山下旧宫居。

  花飘古砌春风后,松偃空坛暮雨余。

  石室已烧丹灶火③,瑶池不返紫云车④。

  遗碑独有龙蟠字⑤,犹是明皇御笔书⑥。

  (选自《济源县志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上阳观:指玉真公土修道的玉阳山灵都观,住今济源市承留镇。

  ②国妹: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。修真: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。碧虚:青天,道家诮青天是碧虚冥茫。

  ③丹灶:炼丹用的炉灶。

  ④紫云车:这里指神仙的年驾。

  ⑤龙嶓字:字体如蛟龙盘曲,飞扬劲健,回旋多姿。

  ⑥明皇:李隆基的庙号"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",后人又称唐明皇。李隆基为灵都观亲笔御书"灵都观"和"平阳洞府"匾额。

  【赏析】

  这首七律诗怀古咏史,语言直白易懂,文笔流畅,写景叙史,抚今思古,娓娓道来,将玉真观的历史文化写得明明白白。

  4.李志全咏颂济渎庙

  李志全,元代道士,是宋德方的徒弟。他和宋德方、秦志安在山西平阳玄都观设立总编局,历时二十余年,修刻成《玄都道藏》7800卷。后归王屋山紫微宫,卒葬在王屋山。著《酌泉集》30卷。

  游济渎

  金·李志全

  水底微茫见贝宫①,灵源直与海相通。

  雪晴人立冰壶外②,春暖鱼游玉鉴中③。

  鹤返松林巢夜月,神归蓬岛驾天风④。

  裴公亭⑤上行吟处,他日重来兴未穷。

  (选自《济源县志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 贝宫:贝阙珠宫,指龙宫。

  ② 冰壶:月亮的代称。

  ③ 玉鉴:月亮的代称,这里指月亮在水中的倒影。

  ④ 蓬岛:传说中海上的仙山蓬莱。天风:风行天空。

  ⑤ 裴公亭:唐代宰相在济渎庙旁边修建的小亭,人称裴公亭。

  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首游济渎庙的七绝诗。作者的诗用词清丽,但明白易懂。作者在写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,由实及虚,将道教传说和济水文化相揉合,勾勒出神奇瑰丽的意境。

  5.元好问寓居济源一年吟咏济源诗词达30余首

  元好问(1190~1257年),字裕之,号遗山,山西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七岁能诗,兴定五年(1221)进士。历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,尚书省左司都事等,金亡不仕,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。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文学家、诗人,文坛盟主,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"北方文雄""一代文宗"。

  游济源

  金·元好问

  地古多灵足胜游,高林六月似凉秋。

  云间雉堞①横千里,水面龙宫倒十州。

  盘谷村墟几来往,玉川人物自风流。

  一丘一壑平生事,独看南冠②是楚囚③。

  (选自《元遗山集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雉堞:古代计算城墙面积单位,长二丈、高一丈为一雉,城上矮墙称为堞。这里指太行山似城墙高耸入云。

  ②南冠:南越客,借指囚犯。

  ③ 楚囚:泛指囚犯。

  【赏析】

  元好问哀宗正大元年中博学宏词科,充国史院编修,后因不满史馆的冷清生活,辞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闲居。这首《游济源》是作者闲居登封到济源游览时写下的。

  诗人仰慕济源山水己久,待到亲历其间,完全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:六月盛暑,徜徉在高山密林之间,竟然是九月凉秋的感觉;延绵数千里的天下之脊一一太行山,就像巍峨的城墙耸立在云间;四渎之一的济水之源一一济渎庙北海池,碧波涟滟,龙宫水域倒映着众多神仙居处;唐贤李愿隐居之地一一盘谷,因韩昌黎惊世骇俗字字珠玑的文章而名扬天下,令古今名士流连忘返。济源山水绝天下,玉川人物自风流,然而那些曾在这里留下遗踪的人们,谁又不是匆匆过客呢?诗人用历史的眼光追古抚今,回想自己的前半生,道路坎坷,战乱频仍,家破人亡,颠沛流离,眼见得强敌压境,国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,不知有多少人将成为阶下之囚!

  这首诗不是一般的风景山水诗,诗人游览济源,指点河山,因事感怀,既有对历史的追抚,又有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感慨。

  七言绝句游天坛杂诗十三首(其九)

  金·元好问

  仙坛倒影凤舞洲①,一道云光插素秋②。

  也是天宫闲不得,海东移著海西头。

  (选自《元遗山集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仙坛倒影:即天坛倒影,济源7L景之一。每年春秋二季,在太阳将出未出之时,或是雨后初晴,这里会出现海市蜃楼景观,在东边天际出现天坛山倒影:南天门巍峨耸立,台阶轮廓可见,三清殿金碧辉煌,天坛峰上的御爱松枝桠清晰。舞:一作"麟"。

  ②素秋:秋季。古代五行之说,秋属金,其色白,故称素秋。

  6.耶律楚材赞誉济源美景

  耶律楚材(1190~1244年),杰出政治家,蒙古帝国大臣,元初名相。契丹族,字晋卿,号玉泉老人,法号湛然居士。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,生长于燕京(今北京)。1215年,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,听说他才华横溢、满腹经纶,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。他先后在成吉思汗、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,曾任中书令(宰相),积极推行各种改革及善政,凡蒙古陋风,悉为改革,元立国制度多出其手制定。耶律楚材是促进蒙古贵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人,人们为了纪念耶律楚材的功劳,专门为他修建了祭祠,至今还保存在北京颐和园里。著有《湛然居士文集》等。

 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①

  元·耶律楚材

  覃怀胜游地②,济渎垂名久。忽见乐天吟③,笑我输先手。

  丽词金玉振,老笔风雷走。乘兴试续貂④,启我谈天口。

  平湖涌泉注,清凉莹无垢。凭槛瞰涟漪,风髯尘抖擞⑤。

  龙孙十万竿⑥,蓊翳浓荫厚⑦。沁水济源东,天坛王屋右。

  秀色已可餐,何须杜康酒!步步总堪诗,佳篇如素有。

  赓酬淡相对⑧,独有龙冈叟⑨。亭上几徘徊,斜阳西入酉⑩。

  晚年归意切,对此空沈首。何日遂初心(11)?营居碧林后(12)。

  (选自《元诗选初集·乙集》)

  【注释】

  ①香山居士:唐代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。这里和的是白居易《游坊口悬泉,偶题石上》一诗。

  ②覃怀:《禹贡》:"覃怀底绩。"郑康成注:覃怀为县名,属河内。后人称怀庆府或沁阳县为覃怀古郡。这里指怀庆府。

  ③乐天:唐代诗人白居易,字乐天。

  ④续貂:西晋司马伦篡位后,大封官员,官员帽子上装饰的貂尾不够用,就用狗尾代替,时人就编顺口溜:"貂不足,狗尾续。"后人将不及原物的东西接续在后面称"续貂",常用于续写别人著作的谦词。

  ⑤髯(ran):两颊上的胡须。

  ⑥龙孙:指竹。

  ⑦蓊翳(weng yi)草木茂盛,晦暗不明。

  ⑧赓酬:吟诗用别人的原韵为赓。

  ⑨龙冈叟:作者白喻。龙冈即古卧龙山,在察哈尔多伦县古开平城北,今名巴罕呼喇呼山,元筑上都城于此。

  ⑩酉:傍晚六时左右。

  (11)初心:佛教语。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。

  (12)碧林:一作"翠林"。

  【赏析】

  这是一首五言长诗。作者游览济源,又读白居易吟咏济源的诗,深有同感,用白居易《游坊口悬泉,偶题石上》的原韵续和。前八句写对白居易《游坊口悬泉,偶题石上》诗的感想,赞其诗"丽词金玉振,老笔风雷走",使自己输了先手,但如此美景,诗兴勃发,不能不乘兴续和。中间十二句直接描写济源、济水的风光,发出了"秀色己可餐,何须杜康酒"的由衷赞叹。后八句写自己面对美景,徘徊吟咏,夕阳衔山也舍不得离去。想自己已是暮年,归心似箭,何日能找一块这么好的地方,住在树林后面,方遂心愿。

  全诗文笔流畅,音律铿锵,写景抒怀,格调高雅。尤其是"秀色己可餐,何须杜康酒"一句,是吟咏济源风光中不可多得的佳句,诗义改"秀色可餐"的愿意而用之,是神来之笔。

相关阅读:

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一):诗经中的济水

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二):唐诗中的济源,李白杜甫白居易均有诗词传世

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三):金元时期描写济源的诗词

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四):明清文学作品中的“济源市”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历史

上一篇: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五):宋词中的济源
下一篇:有关济源的古诗词全纪录(四):明清文学作品中的“济源市”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