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一):清正廉洁傅尧俞
2019-06-16 17:26:37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在中国宋代官吏中,有一位因性格直率,不畏皇权,刚直不阿,敢于谏言,胸怀坦荡,正直清廉而被人们誉为“金玉君子”的大臣,他就是济源人傅尧俞。
  清正廉洁傅尧俞

  在中国宋代官吏中,有一位因性格直率,不畏皇权,刚直不阿,敢于谏言,胸怀坦荡,正直清廉而被人们誉为“金玉君子”的大臣,他就是济源人傅尧俞。

  傅尧俞(1024~1091),字钦之,祖籍郓州须城(今山东东平)人,父辈时举家迁居济源。他十岁就能写文章,不满二十岁就考中进士。步入仕途后,他任过西京税院事、新息知县、太常博士,嘉祐末年升任监察御史。

  公元1063年,宋英宗赵曙即位后,傅尧俞任殿中侍御史,起居舍人。继位之初,英宗体弱多病,不得不由母后曹氏垂帘听政。后来英宗病愈,傅上书曹太后请她还政。曹受其内侍任守忠挑拨,对英宗不满,不想还政。傅极力劝谏太后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说服太后,最终驱逐了挑拨是非、别有用心的内侍任守忠,还政于英宗。傅又对英宗说:对皇太后左右侍奉的人,要给以足够关心恩惠,这样上可慰母后,下可安侍者,如今任守忠已逐出,其余人不要再追究了。从此英宗对傅尧俞十分器重,擢升右司谏。

  公元1067年,宋神宗赵顼即位,立志革新,欲采纳王安石新法,王安石的新法虽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,颇有兴邦富国之意,但操之过急、利弊互见,遭到司马光等人强烈反对。当时王安石与傅尧俞交情深厚,就想请傅助他一臂之力,并许愿提拔傅到侍制谏院掌权。傅尧俞说:“推行新法过于激进,世人都认为不妥,如果我到谏院任职,定当极力陈述我的反对意见。”王安石听后十分恼怒,遂将傅调出京城,一年内变换六次职务,转走七个地方。疲于奔波的傅尧俞自知自己不畏当权者所容,便请求去职。后有人告发徐州某人借谈天文现象非议朝政,诽谤圣上,傅尧俞在场而没有辩解,谈者被斩首,傅也受牵连,虽未入狱,但再被削官,贬至黎阳县草料场管理仓库。当地郡太守顾及他曾任朝中高官,想让找其他小役代他料理草场事宜。傅却说:“担什么职就要尽什么责,怎能荒废职责呢?”于是,傅尧俞不论酷暑严寒在草料场辛苦劳作了整整十年。

  公元1086年,只有十岁的宋哲宗赵煦即位,又召傅尧俞回朝为秘书少监兼侍讲,后又升任给事中、吏部侍郎、御史中丞等。此后,性格刚直的傅尧俞,又多次不畏皇权大胆建言,为当朝兴利除弊献了不少良策。最后升至吏部尚书兼侍读,拜中书侍郎。元祐六年(1091年),68岁的傅尧俞病故。宋哲宗和皇太后亲自到他的遗体前哭祭,太皇太后对大臣们说:“傅侍郎一生清廉正直,节操始终不变,真是金玉君子啊!”

  傅尧俞任徐州太守时,发现前任太守挪用公款,他暗暗替前任还钱,还没有还完,他就被调走了,接任太守发现了亏空,认为是傅挪用,就写信说应当再还一千缗(缗是穿钱的绳,一千缗等于一千文)。傅拿出全部家产又借了钱才还清这笔帐。后来审计证实此钱非傅挪用,是其前任所贪,而傅却始终没有申辩。他容忍别人到如此地步,在当时舆论一片哗然。司马光称赞他:清廉正直、品德高尚。傅尧俞清廉而不炫耀,正直而不过激,勇敢而能以柔克刚,受世人称颂。

  傅尧俞为官三十载,为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重臣。在政治斗争的大风大浪中,起起落落,受尽责难,却光明磊落,坦荡无私,大义在胸,国事为重,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。

  相关阅读: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一):侠肝义胆说聂政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二):光大儒学话张禹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三):商山四皓汉高士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四):天下仁侠数郭解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五):秉公执法徐有功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六):三朝元老张廷珪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七):善政惠民谈温造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八):多才唐相道裴休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九):晚隐王屋孙思邈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):宋初陈门四进士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一):清正廉洁傅尧俞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二):为国捐躯赞傅察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三):兴利除弊卫哲治

  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四):是是非非说妲己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历史

上一篇: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):宋初陈门四进士
下一篇:济源名人文化篇(十二):为国捐躯赞傅察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