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济源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优秀书法作品一览
2019-06-14 10:13:25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书法绘画在济源源远流长。在济源的古代书画史上,曾出现过大师级书画家。盛唐宰相裴休,书法造诣可与柳公权比肩;唐末五代时期山水画家荆浩,被尊为 "北派山水画之祖 ",他的画论名篇《笔法记》是绘画史中的重要论述
  书法绘画在济源源远流长。在济源的古代书画史上,曾出现过大师级书画家。盛唐宰相裴休,书法造诣可与柳公权比肩;唐末五代时期山水画家荆浩,被尊为"北派山水画之祖",他的画论名篇《笔法记》是绘画史中的重要论述;诗人李白、乾隆皇帝、书画家赵孟頫和王铎等,都在济源留下了经典书画作品。

  书法

  济源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优秀书法作品主要有:

  1.济源最早的书法遗存《凿开石门记》

  济源最早的书法遗存,是1969年引沁济蟒渠建设期间,在沁河电站北出口处的石崖上,发现的三国时期的摩崖石刻《凿开石门记》。

  该石刻位于济源与晋城交界处沁河东岸的一处崖壁上,距离河面约百余米。整块石碑高约0.7米,宽约0.6米,共9行95字。碑文如下:

  "正始五年十月廿五日,督治道郎中上党司徒悌、监作吏司徒从掾位下曲阳吴放,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,通治步道,作偏桥阁,凿开石门一所,高一丈八尺,广九尺,长二丈。都匠木工司马陈留成有,当部匠军司马河东魏通,开石门师河内司马羌。"

  碑文记叙的是,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十月(245年),交通官(督治道郎中)司徒悌和副官吴放,带领千余人,修通了沁河栈道,凿开石门一所,然后刻铭题记。

  碑刻中所载有名姓的五人。督治道郎中司徒悌是上党人,上党位于今山西省的东南部。监作吏司徒从掾位吴放是下曲阳人,在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附近。都匠木工司马成有是陈留人,在今开封市境内。当部匠军司马魏通是河东人,在今山西运城、临汾一带。开石门师司马羌是河内人,在今焦作、济源一带。

  沁河东岸的摩崖石刻《凿开石门记》,早于魏碑200余年。铭文的字体风格,既有隶书意味,又有向楷书过渡的特征,兼有魏碑的率意和古朴,是汉隶向魏碑过渡的典型书体,国内仅见。

  《凿开石门记》,对研究曹魏时期的政治、军事、地理、交通,以及当时的书风书体,都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。

  2.诗仙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迹《上阳台帖》

  诗仙李白在王屋山写就的《上阳台帖》,是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迹,历代名家、典籍都予以极高评价。开国领袖毛泽东爱不释卷,亲手捐赠故宫博物院珍藏。

  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,"诗仙"李白与"诗圣"杜甫在洛阳相见,与高适等结伴同游王屋山,寻访故友司马承祯。一路走来,王屋山风光旖旎,山水清秀,令诗人心旷神怡,一洗长安皇宫生活的压抑和烦闷。登上王屋山华盖峰南麓的阳台宫,李白诗兴大发,于是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《上阳台帖》:

  "山高水长,物象千万,非有老笔,清壮何穷!十八日上阳台书,太白。"

 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,有两种说法。一为赞美王屋山水。前两句用寥寥八字,高度概括了太行雄峙、王屋高耸、黄河奔腾、济水流长的壮丽多姿的景象;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,如果没有老辣的文笔,难以描绘穷尽王屋山水清幽壮美的胜景!二为题咏司马承祯的巨幅山水壁画。据济源文史研究者李德哲分析,这首诗是744年李白与杜甫、高适同游王屋山,赴阳台宫拜访司马承祯,但不料司马承祯己去世,李白看到司马承祯在阳台宫所作的巨幅山水壁画,想起过去二人的深厚交情,有感而发,题咏了这首诗。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壁画描绘的王屋山水,后两句赞美司马承祯老辣精到的画笔。

  《上阳台帖》为纸本,纵28.5cm,横38.1 cm,虽然不足一尺见方,但却是书法与诗歌的完美结合,如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真气弥满,苍莽从容,老笔纷披,老辣清健,大起大落,连绵贯气。通篇看去,一如李白诗篇那样奔放挥洒,出神入化,笔墨酣畅,气概超迈,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。

  《上阳台帖》历代视为珍宝,流传有序,引首有清高宗弘历楷书题"青莲逸翰"四字,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"唐李太白上阳台"七字。帖本各处有南宋宗室赵孟坚、南宋权臣贾似道、元代张晏、明代鉴藏家项元汴、清乾隆皇帝、清代鉴赏家梁清标、安岐等多人的鉴藏印章。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文献《石渠宝笈》有著录。

  1911年清帝逊位,溥仪兄弟将《上阳台帖》携出宫外,多次转手。1937年,为了保住国宝不流出外境,张伯驹以六万银元重金购得。1956年,张伯驹转呈毛泽东。1958年,毛泽东转交故宫博物院珍藏。

  《上阳台帖》己历1200余年,而愈加珍贵。"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",这句诗用来形容此帖,也是非常的恰当。

  3.裴休书法名篇《丰峰定慧禅师碑》

  裴休不仅是唐代名相,也是书法名家。他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,堪与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比肩。裴休书法现存世者仅见《圭峰定慧禅师碑》,由裴休撰文并书写,柳公权篆额。

  裴休宿信佛教,曾随圭峰宗密禅师学习华严佛法。裴休在《圭峰碑》中说: "休与师于法为昆仲,于义为交友,于恩为善知识,于教为内外护。"二人的深厚友情,在佛教史上传为美谈。

  《圭峰禅师碑》,全称《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》,现存陕西户县草堂寺。碑高208厘米、宽93厘米,楷书,36行,每行65字。额高44厘米、宽33厘米,由柳公权篆书九字"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"。

  《圭峰禅师碑》笔法严谨方整,结构精密劲健,书风兼有刚柔,清劲潇洒,率意天成,法度严谨,是晚唐佛寺碑铭精品。历代对此碑均予以很高评价。《旧唐书》云:"裴休长于书翰,自成笔法。"宋米芾《海岳名言》评:"裴休率意写碑,乃有真趣,不陷丑怪。"明董其昌《容台别集》云:"唐世学书甚盛,皆不为释典所用。惟裴休深于内典,兼临池之能。"明王世贞《弁州山人稿》称裴休书法:"清劲潇洒,大得率更笔意。"

  4.赵孟頫书法碑文《投龙简记》

  济渎庙碑刻众多,内容广泛,书法艺术水平最高的当推赵盂頫(fu,同俯)所书的《投龙简记》。碑文见上一章"诗词文赋"的文赋部分。

  该碑刊刻于元代延祜元年(公元1314年),记述钦差大臣周应极等人于元仁宗登基不久,奉命到济源来祭水、祭天的情况。归来后周应极撰文以纪此事,并请时任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的赵孟頫书写了这通碑文。

  赵孟頫(1254~1322年)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,曾任集贤侍讲学士、中奉大夫、翰林学士承旨等职,"官居一品,名满天下"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书法和绘画成就很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"元人冠冕"。善书法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,其书风道媚秀逸,结体严整,笔法圆熟,世称"赵体"。元鲜于枢《困学斋集》称:"子昂篆、隶、真、行、颠草为当代第一,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。"赵孟烦与颜真卿、柳公权、欧阳询并称为楷书"四大家"。

  这通《投龙简记》是赵孟頫晚年作品,笔意安闲,气韵清新,通篇行楷结合,方圆兼备,体态优雅,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。

  5.神笔王铎关于济源的书法珍品

  明末清初的"神笔"王铎,把济源当做第二故乡,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书画作品。

  王铎(1592~1652年),明末清初大臣、书画家,孟津(今河南孟津)人。曾任明朝礼部尚书。清军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、弘文院学士,加太子少保,于永历六年(1652年)病逝故里,享年六十一岁,谥文安。

  王铎擅长行草,笔法大气,劲健洒脱,淋漓痛快,出规入矩,张弛有度,流转自如,力道千钧,世称"神笔王铎"。与董其昌齐名,有"南董北王"之称。戴明皋在《王铎草书诗卷跋》中说:"元章(米芾)狂草尤讲法,觉斯(王铎字号)则全讲势,魏晋之风轨扫地矣,然风樯阵马,殊快人意,魄力之大,非赵、董辈所能及也。"世人有"后王(王铎)胜先王(王羲之)"之誉。

  孟津与济源隔黄河相望,王铎早年曾多次游历王屋山,王铎的老师吴应举(号明自,丙午科举人)是济源送庄(1982年划归洛阳市吉利区)人。王铎与济源关系密切,一生留下了大量与济源有关的诗文和书法墨宝。

  一是《吴养充墓表》 (全称《明隐君吴养充先生并孺人张氏墓表》),是目前为止王铎存世最早的作品。该碑是王铎应其老师吴应举之请,为吴父书写的墓志铭,共27行,1000余字,现存济源市博物馆。碑文记述:"若余门孝廉吴应举者,其先隐君似之。隐君讳斗,字养充,先世三晋之洪洞人。始祖整避红巾之难,始迁天中之济源,稍移金鹅里,遂家焉。"

  二是《黄公王屋青阳山庄五律十首》。此帖自书律诗十首,共九十三行,凡四百八十九字,为王铎中年行书代表作,现藏于故宫博物院。其中一首为:"往日京华内,曾谈绿水湾。清虚观众木,朝夕对空山。千祀无人住,百年几日闲。栖真离外事,谁与共追攀。"诗中的"清虚"是指王屋山清虚宫,"栖真",是指高道贺兰栖真。王铎最为擅长的是行草书,但是《黄公王屋青阳山庄五律十首》要用来刻石的,所以以正体书写,以求庄重,易于识读,但又不全用楷书,加入行草笔意,以求灵动飘逸。整体看去,笔法娴熟精到,用笔起止有度,收放自如。

  三是《王屋图诗卷》,现藏于天津博物馆。王铎由明入清,遭到当时许多人士唾弃,虽身为清廷新贵,但内心非常痛苦郁闷。所以他在京中,仍然牵挂故里的王屋山色,不时有归隐之想。《王屋图诗卷》就是王铎降清后第四年在京中寓所作《王屋山居图》时所书,是他排遣郁闷心情的写照。《王屋图诗卷》所赠送的对象王白玉,济源人,与王铎同朝为官。自玉归故里,王铎不能同归,赋诗相送,表达了对远离尘嚣、寄情山林的向往。此卷草书用墨苍润,行笔峻爽道劲,布白参差错落,纵逸之中含有稳健,沉郁之中富有灵性,从中可以看出他集数十年的功力,融会"二王"、李北海、颜真卿、怀素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赵孟燎于一体的炉火纯青之境,可谓是"风樯阵马,笔走龙蛇"。

  6.乾隆盘谷御书《歌盘和契》和摩崖石刻

  乾隆皇帝亲自考证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中的盘谷之所在,留下了珍贵的《歌盘和契》和摩崖石刻。

  一是摩崖石刻。关于此石刻,还有一段佳话。唐贞元十七年(801年),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位好友,名李愿,要回故乡盘谷隐居,韩愈写下了著名的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。该文清新自然,一改六朝绮丽之风,宋代苏轼赞曰:"吾谓唐无文章,惟韩退之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而已。"地因文而名,山因人而显,盘谷也随之名扬天下。但关于盘谷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却众说不一,主要有两说,一为天津蓟县盘山之盘谷,一为济源之盘谷。乾隆皇帝经常到盘山游玩,误认为此处即是李愿隐居之盘谷,后来听说济源也有盘谷,心生疑虑,于是命河南巡抚阿思哈亲自到济源盘谷查访。阿思哈来到盘谷,见到有谷、有寺、有李愿之居、有历代题刻,盘谷之东有沁水枋口,西有燕川,完全印合了韩愈诗文中对盘谷的描述。阿思哈将所见一一绘制成图,呈报乾隆。乾隆阅后,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,于是写下《济源盘谷考证》,纠正错误,并命人将考证全文在济源、田盘两处磨崖刻石。在盘谷寺后的磨脐山上有一摩崖石刻,就是乾隆亲笔书写的《济源盘谷考证》。《济源盘谷考证》体现了乾隆重实证、查实情、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。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,一大批学者本着实事求是的考证精神,在音韵、训诂、碑志等领域作出了巨大成就,形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"乾嘉学派",这与乾隆皇帝的亲身提倡是不无关系的。

  二是《歌盘和契》碑。盘谷寺前的御碑亭中,有一通清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御碑《歌盘合契》,刊刻于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碑文分为三部分,前为乾隆诗《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》,中为唐代韩愈的著名散文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,后为乾隆所撰关于刻碑缘由的后记。关于此碑形成的缘由是,乾隆写下《济源盘谷考证》后不久,又步韩愈《盘谷子》(原名《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》)之韵写下《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》一诗。又因济源盘谷前代所刻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文字漫漶不清,乾隆连同诗文重新亲笔书写,命人刊刻成碑,遂成我们今天看到的《歌盘合契》碑。在《歌盘合契》碑的后记中,乾隆盛赞盘谷为"名山胜迹"。

  乾隆书法,真、草、篆、隶、行诸体皆能,以行草书为主。他曾临写过数百种书法名帖,下过很深的临写工夫,最崇尚和钟爱元代赵孟頫书法。《歌盘合契》为其58岁盛年之作,是他书风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,字体稍长,行书中兼有楷书、草书笔意,点画圆润均匀,结体婉转流畅,整体看去如行云流水,但是缺少变化和韵味,显得比较平淡。近人马宗霍在《岳楼笔谈》中评价说:"高宗(乾隆)每至一处,必作诗纪胜,御书刻石。其书圆润秀发,盖仿松雪,惟千字一律,略无变化,虽饶承平之象,终少雄武之风。"是比较中肯之论。

  济源盘谷,因李愿归隐、韩愈作文,而名扬天下,更因乾隆的诗文和墨宝,增添了文化内涵,而久负盛名。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历史

上一篇:了解沁河引水工程必读古文:重修广济利丰河渠碑记
下一篇:济源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优秀绘画作品一览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