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济源市乡村发展的新面貌:五有
2019-06-10 10:57:46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  "五有 ":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困有所助、活有所乐,济源市已经完成“五有”的全面布局。
  "五有":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困有所助、活有所乐,济源市已经完成“五有”的全面布局。

  1.学有所教

  农村己实现所有孩子有学上,并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。

  (1)农村学校布局调整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实现"小学向中心村集中、初中向镇区集中",到2015年,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调整为107所,其中,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、普通初中20所、成建制小学82所、小学教学点13个、民办普通中小学1所。

  (2)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。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新建、危房改造、设备设施配备、课桌凳更新配置、食堂等级量化等一系列工程,使农村学校标准化水平快速提升。很多学校配备了音乐、美术专用教室,建成了塑胶标准运动场,全部接入了互联网,小学、初中生均图书分别达到21册和33册。下冶镇中心小学、邵原镇实验小学、坡头镇初级中学、承留镇一中、思礼中心幼儿园等学校都成为农村建设的新景观。

  (3)优化农村师资配备。高度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每年招考的特岗教师,全部分配到山区及平原农村薄弱学校,实行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,为山区教师增发特殊补贴、提高绩效工资,有效优化了农村师资力量。

  2.病有所医

  农民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很大缓解,初步实现了病有所医。

  (1)村卫生所、镇卫生院建设显著改善。在初步实现村村有卫生所的基础上,加快推进村卫生所的标准化改造,实现诊断室、治疗室、观察室、药房、免疫规划室、健康教育室"六室"达标。完成了镇卫生院的改扩建,6个镇卫生院实施了迁(扩)新建,更新配备了医疗设备。

  (2)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泽农民。2003年济源开始实行新农合制度以来,参合率保持在98.5%以上,累计报销补助金额达6亿元以上,有效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。

  (3)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全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、预防接种、传染病报告和处理、妇女儿童保健、慢性病管理等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提升了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,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。

  3.老有所养

  农村老人已初步实现有钱养老、有地方养老。

  (1)2010年,济源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,16周岁以上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,参保率达99%以上。为使农村老人得到更多实惠,我市在国家补助的55元的基础上,分别把60周岁和70周岁以上老人的基础养老金增加到每月70元和90元,并给80周岁、90周岁、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分别发放每年600元、1000元、2000元的敬老补贴。2012年我市的养老保险工作受到国务院的表彰。

  (2)11个镇的敬老院全部建成投用,镇镇都有敬老院,农村老人可选择居家养老和到敬老院养老。

  4.困有所助

  农村困难群众全部得到应有的救助,保障他们能够正常生活下去。

  (1)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月230元,18530名农村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。

  (2)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600元,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400元。

  (3)残疾人得到康复、教育、就业、扶贫、托养等帮扶,受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。

  5.活有所乐

  农民的文化、体育、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多彩。镇镇有文化站,村村有农家书屋、文化中心(大院)、信息共享网点,还有免费送电影、送演出活动。村村建成"一场两台"(一个篮球场、两个乒乓球台)和健身器材活动点。村村有"便民超市"。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历史

上一篇:济源市乡村发展的新面貌:五通
下一篇:济源市乡村发展的新面貌:五化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