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历史 > 正文

济源市大岭村是怎么从省级贫困村到文明新村的
2019-05-13 11:27:53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  漫山遍野的艾草发出新芽,美丽的风车迎风转动,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,欢声笑语久久回荡……  谁曾想,几年前,这里是一个省级贫困村,11个居民组散落在丘陵的褶皱里,破旧的窑洞和土房诉说着这片土地
  漫山遍野的艾草发出新芽,美丽的风车迎风转动,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,欢声笑语久久回荡……

  谁曾想,几年前,这里是一个省级贫困村,11个居民组散落在丘陵的褶皱里,破旧的窑洞和土房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贫瘠。

  谁又曾想到,今天的济源市大岭村,新建的民居,完善的基础设施,产业链条明晰,贫困户相继脱贫,走上乡村振兴之路。

  济源市大岭村现有1402人,只有900亩耕地,以前村民以小麦、玉米为主,由于农业效益低,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,土地撂荒较为严重,2010年之前,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。

  绵延的山岭,禁锢了村民的思想,制约着经济发展。如何改变大岭村现状,成为驻村工作队员、结对帮扶单位负责人的一块心病。

  “要脱贫,必须发展产业!”市农机局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军介绍,大岭村野生艾草资源丰富,具有发展艾草健康养生产业的优势。经反复考察、论证后,村里成立了1个集体艾草合作社、4个私营合作社,建立艾草产业扶贫基地,开展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,引导群众参与艾草产业发展。

  目前,村集体已流转土地100余亩,带动艾草种植户60户种植350亩艾草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。

 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业机械耕种、艾草技术培训、艾草收割、加工、销售服务;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,入社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。两年来共为21户贫困户争取到艾草到户产业扶贫项目,每户补助5000元。

  “活还是一样的干,可干活的感觉却不一样了,过去是传统农民,现在是‘股份农民’‘产业工人’,艾草成了自己的产业。”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心声。

  2018年,大岭村开展产业扶贫带贫项目,实施产权改革,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。

  该村党支部书记聂小春告诉记者,村里积极探索“合作社+”带贫模式,以“集体社引领+私营社补充+贫困户受益”思路,吸纳34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(每户至少入股500元+镇政府配股500元),享有二次分红权和不低于市场价的农产品收购优先权,仅去年12月就收购艾叶3吨,全部现金付款,形成长久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。2018年,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.96万元,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。

  村集体合作社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,为4名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。建档立卡贫困户聂东武,身患腰椎间盘突出,不能干重体力活,每个月工作二十天,工资不低于1000元,他说:“一天工作不到6小时,闲暇还能兼职做些小买卖,比单纯种地轻松又划算,每年年底还有分红”。

  村里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,贫困群众有了稳定脱贫出路。改革通过股权纽带,把农民、村集体、企业的利益捆绑起来,分散的人、地、钱集中起来,脱贫产业步入了快车道。

  宽阔的水泥路通到田间地头,安全的自来水流进每家每户……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,道路、水利、通讯、网络设施逐步完善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  2017年以来,该村累计争取500余万元项目资金,新修扶贫道路3公里,村企共建旅游路3.2公里,4个500立方米蓄水池,完成了电网改造、安全饮水管网改造项目,移动宽带光纤进村入户项目,标准化卫生室建设,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。

  产业兴旺,设施完善,沉睡的大山“活”了,山村有了新规划。“做大做强艾草产业,深挖村史文化底蕴,打造婚纱摄影、健康养生基地,把更多的人吸引到这里,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。”在李明军心中,做着一个美好的小康梦。

  春可踏青赏花、夏可纳凉避暑,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,使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。曾经低迷安静的大岭,如今处处生机。这不仅见证了大岭人民的勤劳,更孕育着大岭未来的希望。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贫困村 乡村振兴

上一篇:万里黄河第一滩:坐落在济源市,西滩岛的历史是这样的
下一篇:济源市虎领高新产业集聚区的前世今生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