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新闻 > 正文

济源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天坛砚”的真正传人:张许成的刻砚人生
2019-12-22 20:45:35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正在雕刻天坛砚的张许成  简易的木制工作台,自制的刻刀,把旧衣服当作工作服,灯光下,他用一双粗糙的大手,创造出令人称奇的砚雕作品……当张许成的名字与砚台结合起来时,他的一生便被镌刻在传承中国天坛砚

正在雕刻天坛砚的张许成

  简易的木制工作台,自制的刻刀,把旧衣服当作工作服,灯光下,他用一双粗糙的大手,创造出令人称奇的砚雕作品……当张许成的名字与砚台结合起来时,他的一生便被镌刻在传承中国天坛砚的历史进程中。为此,他殚精竭虑,从未停歇。

  天坛砚是中国名砚之一。据清谢慎修《谢氏砚考》记载:“盘谷,即李愿隐居处,产石可为砚,亦具蕉叶、青花玉带、金线状,可与新坑端石混……”所以,天坛砚又称“盘谷砚”“盘砚”等。宋代苏轼曾称赞天坛砚:“石自天坛产出,松烟磨去生香,虽然质朴古雅,却能细腻风光。”

  以刀为笔 琢砚生花

  12月19日,72岁高龄的张许成像往常一样,坐在工作台前忙碌。他专注地用美工刀雕刻着已经成型的砚台,或搭配着飞龙舞凤,或搭配着青松柏木。经过一番功夫,砚台瞬间“活”了起来。张许成手里的砚台,便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天坛砚。他从25岁拿起刻刀的那一刻,就再也没放下过。

  《一带一路》《济渎全景》《卧薪尝胆》……张许成拿着作品向记者讲述着自己学习制作天坛砚的过程。

  张许成自幼酷爱绘画,1968年认识了画家安民后,便开始跟他学画画。“那时安老师在五七干校(位于今玉泉街道堽头居委会)劳动,我总是在夜里跑到安老师那里学习。”张许成说。后来,安民成为工艺美术厂的总设计师。1972年,在安民的推荐下,张许成进入工艺美术厂。

  之后,张许成跟随牛明初、牛明忠、牛乐仁等老艺人学习天坛砚雕刻技艺,参与恢复天坛砚生产的初期工作。厂里的砚谱,不知被他翻阅了多少遍。

  “制砚人只有具备过硬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,才能在雕刻时做到内化于心、外化于形。”张许成说。性格倔强的张许成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自学书法、雕刻、木工等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张许成逐渐开悟,并屡创佳绩,短短几年就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刻师。

  张许成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家、省市展览,并获得奖项。1984年,张许成的《云龙砚》获河南省旅游产品优秀奖,《龙珠砚》获河南省二轻工业优秀新产品设计奖。另外,他的其他作品分别于1986年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,1989年获轻工科技腾飞奖,1991年获河南省首届“兴豫杯”名优特新优秀奖。同时,张许成于2002年获“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”称号……

  刻刀雕琢 流金岁月

  从选料、设计图稿,到制坯、雕刻、打磨、过蜡、配盒,一方天坛砚的出品需要7道工序。一张木桌,一盏台灯,几把刻刀,便是张许成的所有工具。

  张许成对每件作品精雕细琢,不敢有一丝疏漏。他说,在雕刻过程中,制作者眼的观察、尺的丈量和手上刻刀力度的掌握比较难。比如制作龙砚,雕刻龙的鳞片,大小演变必须自然流畅,尤其在转向部位,转得快,显生硬;转得慢,显牵强。再如雕刻动物毛发,线条力求精细、均匀、圆滑等。这些细节的完美呈现,体现了一个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态度。

  “张老师已经70多岁了,雕出来的砚还是那么精细。你看那么多水波,没有一条线是乱的。那马尾,每一根都清清楚楚。整个砚台上看不出动刀的痕迹。这上面虽然只有4个字,但是每个字他至少写了几十遍。”张许成的徒弟乔东说。对张许成这样的老手艺人来说,品质就是自己的声誉,活儿一点也不能粗糙。

  匠心坚守 一往情深

  “有史以来,关于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的记载很少。”张许成说。清代学者谢慎修所著的《谢氏砚考》是关于制作天坛砚的手艺人最早的记载。

  1972年,天坛砚恢复生产后,牛明初、牛明忠、牛乐仁等成为制作天坛砚的主要手艺人。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相继离世,加上建厂初期招收的十余名学徒工部分离厂,天坛砚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。为传承天坛砚制作技艺,1983年,张许成开始收徒,30多年来,共带出徒弟30名。

  2007年,张许成到了退休的年纪,却依然选择继续制作天坛砚。在刀耕不辍的同时,他还悉心研究砚文化。张许成参与撰写了《天坛砚地方标准》及大量宣传天坛砚的文字材料。其中,他和葛海洋共同整理的一本厚厚的天坛砚汇编资料,详细介绍了天坛砚的历史渊源、艺术特征、重要价值及现状,对研究和保护天坛砚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  2010年,张许成被认定为济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——天坛砚的代表性传承人。关于传承,他说:“随着时代的发展,天坛砚也被赋予了时代特色,但创意不应远离传统。”

  工艺与价值同等重要。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,张许成并没有刻意追求市场效益,更多地追求天坛砚的艺术价值。“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。对于现代社会而言,砚台的收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,但我认为其实用价值应该放在首位。”张许成说。因此,他不主张把砚台做太大、太花,更不主张过分强调工艺。在他眼里,砚雕是一门集文学、美学、史学、典故、书法、绘画、金石、印刻、设计、构图、造型、雕刻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。

  张许成在天坛砚的制作中一直摸索求新,让传统与时代接轨,赋予它新的生命力。张许成说:“制作天坛砚最重要的是坚持。”工匠精神是个坚持的过程,要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去学习,既然做就要做出好作品,不能做变了味,做走了形。不管社会发展多快,做砚这门手艺都不能脱离它本身的功能——实用。这也是张许成坚持的方向。

  张许成说:“做砚前要先学做人。砚也是有生命,有温度,有感情的。要规规矩矩做人,认认真真做砚,我愿将制作天坛砚的技艺全部传授给他人,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手艺。”
 

  拓展阅读:何为济源天坛砚?

  天坛砚(盘谷砚)

  天坛砚亦称盘古砚、“盘砚”。是汉族传统名砚之一。因其砚产于河南济源之盘古、天坛山、砚山等地而得名,天坛砚的石质油腻湿润,纹理紧密细腻,具有坚而不脆,柔而不绵,滑而不溜的特点。制成的石砚造型生动,雕工精巧,倍受历代文人墨客的珍爱,有“质之坚润,琢之圆润,色之光彩,声之清冷,体之厚重,藏之完整”的美德(明高廉《遵生八笺》)。

  天坛砚石质纹理缜密,坚润细腻,柔而不绵,温润细腻、坚而不脆、柔而不绵、滑而不溜、钴而不刚、色如琼瑶、声如木鱼。色泽晶莹似碧玉,璀璨如琥珀。研磨墨汁发墨保湿,纯净均匀,宜书宜墨,不损毫端,成砚后发墨酣淋、贮墨不耗、积墨不腐、冬不冻、夏不枯,写字作画虫不蛀,素有“盘墨宝色”之称,素为历代书画家所珍爱,被誉为色如琼玉、声似木鱼、贵赛琥珀、价胜和璧的砚中佳品。唐代大散文家韩愈《天坛砚铭》载:“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,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,外棱孤耸,内发墨色,幽奇天然,疑神仙遗物,请予铭焉,铭曰:仙马有灵,迹在于石,棱而宛中,有点墨迹,文字之祥,君家其昌。”明高廉《遵生八笺》:“质之坚润,琢之圆润,色之光彩,声之清冷,体之厚重,藏之完整”均为佐证。

  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,其石产于城西的王屋山天坛峰盘谷泉畔,因山顶有传说的轩辕黄帝祭天之坛,故名天坛或盘谷。

  天坛砚历史悠久,据济源市梨林乡汉墓考古发现推算,天坛砚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制作,唐朝开元年间(公元713-741年)已经开始批量生产,清代天坛砚发展到鼎盛时期。天坛砚主要产于济源市的西许村、东许村、盘谷寺、小西庄、南庄等。

  据史料记载,乾隆皇帝读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时曾对盘谷地名产生疑惑,为考其究,命河南巡抚亲到济源实地考察奏报。当弄清缘由后大有感悟,撰《盘谷考证》以记其事,命工匠刻于盘谷寺后茶壶翕三百米高处摩崖碑上。清《谢氏砚考》中关于盘谷也有记载:“盘谷,即李愿隐居处,产石可为砚,亦具蕉叶,青花玉带、金线状,可与新坑端石混”。

  天坛砚石藏于太行山脉王屋山断层岩石深处。已发现开采的石坑有盘谷坑、天坛坑、砚山坑、黄龙坑等多处。由于爆破会使砚石震碎,只能以露天揭顶开采为主,在岩层上一层一层进行剥落,即危险又艰难。已开掘采用的砚石有 30 余种,上乘的如青斑、红墩、天蓝、麦叶绿、猪肝红、柳芽黄、焦白、金线玉带等,子母、三彩、瓜籽石比较少见,被视为砚中珍品。

  河南省济源市现辖行政区域

  《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天坛砚(盘谷砚)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》,济政函〔2013〕10号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新闻

上一篇:济源深山工厂迎来“暖冬行动”,消费扶贫活动走进济源市下冶镇
下一篇:小浪底第九届“观鸟节”开幕,身为济源人的您知道么?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