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济源新闻 > 正文

产城融合济源新天地,愚公故里奏响最强音
2019-11-20 19:54:00   来源:   本站编辑:lipeng 评论:0 点击:

  城无产不兴,产无城不立。  城市和产业互促共荣,产业和城市良性互动,是济源产城融合最生动的注脚。  从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,到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,再到产城融合示范区,济源在探索中前行,在新时代阔
  城无产不兴,产无城不立。

  城市和产业互促共荣,产业和城市良性互动,是济源产城融合最生动的注脚。

  从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,到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,再到产城融合示范区,济源在探索中前行,在新时代阔步迈上新征程。

  规划引领 优化产城融合格局

  高质量的产城融合,需要高质量的规划引领。

  济源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,完成58.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,把城镇空间占全市国土空间控制在6%以下,生态红线划定比例超过国土面积的20%,为探索生态优先转型发展新模式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济源坚持“工业强区、旅游富民、产城融合、城乡一体”总体思路,并将其贯彻到“一核两带多点”的空间发展格局中。

  目前,济源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67.63平方公里;南部沿黄河小浪底休闲度假旅游带、北部南太行生态观光旅游带成效初显,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;克井、承留、坡头入选全国重点镇,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园林城镇;济源还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示范市,涌现出王屋镇五里桥村等美丽乡村示范试点;大峪镇东沟村还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全国美丽宜居村庄。

  “产城、产镇、产村”多级融合的空间形态初步形成,产城融合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。

  做强产业 夯实产城融合之基

 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,再漂亮也只是“空城”;产业没有城市依托,再高端也只能“空转”。

  济源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,对产业集聚(开发)区累计投资300余亿元,新建主干道路280公里、污水处理厂2座、配套管网260公里、110KV以上变电站11座,同时推进城市公交、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向产业集聚(开发)区延伸,实现了基础设施、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。

  济源先后实施王虎、河西、东张等10余个产业集聚(开发)区内村(居)搬迁安置工作,建设三湖嘉园、驿城社区、滨湖花园等安置房及公租房1600万平方米,带动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16平方公里。目前,有60%左右的产业工人实现区内就地安家落户。

  济源着力构建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导、各重点产业协调发展的“1+4+4”产业体系,推动工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、标准化方向发展;谋划实施中国白银城、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。目前,中国白银城进驻企业11家,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进驻企业3家,实施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项目5个。去年,济源产业集聚(开发)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3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%,虎岭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评为省“十快”“十强”产业集聚区,玉川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。

  今年,济源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。2018年,济源全年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,增长17.6%;实现收入66亿元,增长18.1%;旅游从业人员发展到2万人,旅行社增加到27家,酒店床位扩展到1.8万张,带动贫困村35个、贫困人口1163人。

  统筹城乡 提升产城融合水平

  按照“以绿荫城、以水润城、以文化城、以业兴城”的理念,济源城镇功能的持续提升,产城融合集聚效应加快凸显。

  近年,济源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,实施城市主次道路改造、城市水系、城市绿化等项目262个,累计完成投资121.69亿元,城镇化率达62.36%,居全省第2位。城市核心区15分钟通勤圈、30分钟核心区——平原镇辐射圈基本建成;1小时全域融合互动交通网的雏形加快形成。小浪底北岸灌区一期工程试充水顺利运行,蟒河、湨河、盘溪河、玉阳湖、万阳湖等河湖治理提升工程加快推进。

  去年以来,济源加快对一环路内59处7100亩空闲土地、临时农用地进行生态修复,城市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1.66%、37.52%、12.79平方米,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。

  济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,稳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,22个行政村污水治理项目开工建设。济源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,创新性开展土房土窑改造、增孝扶贫工作。

  创新机制 激发产城融合动能

  良好的营商环境,是推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。

  围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,济源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率先在全省启动“企业服务110”系统,率先在全省推出政务服务“秒批”模式,新设立企业开办时间全国领先,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间全省最短,“一网通办”前提下的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一。

  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《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》发布会上,济源被评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市。

  济源还出台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专项行动方案,累计降低减免各类税费近10亿元,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同比下降0.5元;济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成为中央党校教学典型案例,信用综合监测排名从去年169名上升到27名。

  与此同时,济源成功设立济源海关,积极推进铅锌指定口岸等申建工作;与洛阳、晋城等周边城市加强合作,进一步拓展产城融合发展空间。

  产城融合,创新发展,勇于跨越,正在愚公故里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。
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相关热词搜索:济源 济源市 济源新闻

上一篇:王屋山上“狗咬狗”,记录70年前济源的一场抗日战斗
下一篇:河南省钢企绿色发展评价排行榜出炉,济源钢铁产业位列第二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微信搜索“济源京城会”关注公众号

商机不等人,火速扫码关注!
尽享领先商讯,获取优势京城资源!